扫描二维码下载APP
首页 招标公告 寻源·询价 筑材云链 资讯 商友圈 企业服务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行业动态 > 新闻详情

建筑资质代办难维护:小型建筑企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?

时间:2016-11-28

       一家三级民营建筑企业老总在后台留言说很后悔做建筑这一行,这家企业已经做了20年,老总觉得做建筑企业已经没有活路,痛苦告诫子子孙孙都不做建筑了,那么小型建筑企业难在哪里?

  1、资质维护难:二三级企业资质升级成本太高,前几年一个建造师GK成本在6-7万,现在平均一个建造师GK成本也要4-5万,有些专业的GK还更贵。二三级企业支付不起资质升级的成本;只能选择GK,给GK企业交投标报名费、投标成功后交GK费,扣掉GK费企业利润非常薄了。(注:最新政策,资质无需与建造师数量挂钩了)

  2、能力提升难:二三级企业自身没有核心竞争力,主要做劳务的分包,又总是遭遇到围标串标,拿不到项目,他感慨工程行业的水比大海的水还深,所谓的工程招投标全都是拼人脉关系,像他们这种干实事好好做工程的企业,不知如何才能生存;

  3、找到方向难:未来的路在哪里?继续这么熬着?走专业化的道路?很迷茫,很困难。

  这位三级企业的老总诉苦,不去找项目呆在家里,无事可干,等死;去找项目,一个小项目甚至是分包的业务都有无数的投标者,中不中标不知道,投标的费用也难以支付;就算勉强中标,前期的垫付,工程款的拖欠,都是不能承受之重,再加上营改增、更严格的行业管理,他感叹真是无计可施,只有坐以待毙。

  这位企业老板的迷茫反映了当下不少中小建筑企业的生存现实。在建筑业快速增长的阶段,大型建筑企业往高端发展,选择“大市场、大业主、大项目”和“高大新尖特”的业务战略,这样的战略,意味着大型建筑企业放弃低端市场,给中小型企业留出生存空间;现在建筑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从事高端业务的优势企业逐步进入中端市场,而从事中端业务的企业被迫走向低端,很多过去从事低端业务的小型企业,逐步被挤出市场,生存苦不堪言,“兴,小企业苦;衰,小企业苦”,正是这些中小建筑企业生存的真实写照。

  小型企业,从企业内部看,资源欠缺、人才少、品牌弱、管理不规范、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;从客户角度看,小型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,履约过程中资源调配能力不足,服务难以让人放心;从政府角度看,“三去”压力很大、投资增长乏力、经济增长逐步下行,对中小型企业、民营企业的支持只能喊喊口号,信心鼓励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阳光很难照到小型企业,雨露很难滋润到小型企业。在行业下行的情况下,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要解决生存问题很难,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,最先陷入困境的是竞争能力最弱的,弱势企业死亡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,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。

  从长远计,我们还是可以给小型企业提供一些生存的建议:

  首先,坚定生存的信念。据攀成德的研究,美国有70多万家建筑企业,超过500人的大型公司约1000家,绝大多数是小型建筑企业,可见,即使在建筑业高峰已过的成熟社会,小型建筑企业依然存在生存空间。一位学者说当下中国最急迫的是三个方面:国家的方向感、精英的安全感、老百姓的希望感。小型企业如经济领域的普通老百姓,希望感是最重要的,无论是新建市场还是存量市场的维保,未来建筑行业一定存在大量的小企业生存空间,有了生存的信念,小型企业需要努力去寻找自己的生存支点。

  第二,找准自己的定位、形成自己的特点。既然是小型企业,不要什么都做,客户是谁、做什么,一定要聚焦,小型企业要坚信这样的生存信念:“小即是美”,“浓缩的才是精华”,做一家有特点的饺子店、有特点的手工作坊,生存的法则就是特点,小型建筑企业的生存之路也是特点。那么,小型企业应该形成哪些自己的特点?可能是服务,我能干的事情,别人都能干,但是我的服务贴心,我守信用,说到做到,让人放心;可能是专业,我只做某个很小的业务领域,大公司要养这样的专业成本太高,小公司在某个专业服务一批大公司,分摊他们的成本,而且质量比大公司做的更好,与大企业形成优势互补;可能是低成本,小公司没有过多人员和机构,没有过多制度和流程,灵活快捷,综合的管理成本低、反应速度快,做相对简单的业务,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,能显示出成本的优势。坚守自己的优势,不要有太大的经营半径,做好眼前的事情,经营老客户,是很好的生存之道;不要太多的装备、技术投入,重视一线的作业,体现出工匠精神,是生存之道;不要太多的关系投入,甘作大型企业的铺路石、协助大型企业成功,走共生之路,也是生存之道。

  第三,老板就是竞争力。大中型企业的组织能力是主要的竞争力,而小型企业老板就是竞争力,“小胜靠力、中胜靠智、大胜靠德、全胜靠道”,小型企业的老板恐怕四个方面都需要修行,笔者曾经和一位劳务企业的领导探讨,做好劳务需要有“风里来、雨里去、泥里滚、酒里泡”的准备。

 第四,安心做好“小”、做实“小”。要相信小有小的美,大企业、大企业家固然有令人羡慕的地方,但也有他们的难处,大企业和大企业家很少能有退路,他们承担太多人的期待、承担太大的责任,他们必须在生存中寻找诗和远方,他们必须在没有希望的时候谈希望,小企业可以非常宁静、从容;大企业的寿命很难长久,而有的小企业却奇迹般长寿,如果说活下去是一种美,建筑小企业的美未必亚于大型企业,日本金刚组并不是大企业,1428年的超长寿命,给我们显示的是“基业长青”的奇迹,这本身就是一道卓越的风景。

  在建筑行业,大企业需要构建一种生态,在大企业的生态里,需要一批小而美的企业。一个劳务的研讨会,两个从事劳务的企业已经成为某央企工程局依赖的合作伙伴,在我看来,没有人会轻视企业的小,只要你有特点,只要你干出的活让人信服,只要你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;未来的中国建筑行业,会出现更多的小而美的企业,关键是这中间有没有你。

 


责任编辑:xiaozhu

热点推荐 更多>

相关 更多>